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|
随着心理学的迅速发展,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清晰。我们通过一些犯罪心理学的案例来了解一下:如果童年缺少爱,将会怎样?
杨新海,他从30至33岁不到三年的时间内,作案26起,杀死67人,伤10人,强奸23人。
黄勇, 他从27岁至29岁两年的时间,黄勇杀死无辜青少年17人。
······“
犯罪心理学家对36名连环杀人犯进行调查研究,提供了关于他们童年的统计数据,其中100%缺少爱,74%受过心理虐待,42%受过身体虐待,43%受过性虐待。最后总结出犯罪人的 “共性特点”:童年缺失爱或有过被虐待的经历。
药家鑫,2010年10月,他交通肇事后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。
李磊,2009年11月23日,他持刀杀死了自己的父母、妹妹、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。
(李磊小时候随爷爷奶奶生活——具留守儿童特征)
心理学家对多起此类杀人犯进行调查访谈后总结出他们的 “共性特点”:童年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(没有感受到不代表没有给予)或有被虐待的经历。
由此可见;许多危害社会的成年犯罪——在童年既已生成隐患,只是在成年后才呈现出来。
让人不寒而栗的是——我国6000万留守儿童最最缺少父母爱的滋养!!!
他们将会怎样?
2014年7月23日, 14岁的留守儿童小媛将9岁的亲妹妹残忍捅杀致死。”
2014年8月12日,自贡市富顺县,当13岁的留守女孩小敏撞倒3岁的玩伴儿琪琪后,抱起琪琪,扔进粪池中,再用尽全力搬来石板挡住池口。
2015年6月10日,衡阳市某镇,12岁的留守女孩陈晓雯,毒杀童年玩伴两姐妹,。
2015年10月18日,邵东县廉桥镇女老师被3个留守儿童劫杀,犯罪嫌疑人中最大的13岁,最小的11岁。
······
更让人不敢想象的是——那些没有被爱滋养的留守儿童成年以后会以怎样的方式“回报”社会。
每个家长都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,几乎所有的教育都聚焦在如何让孩子“有为”,而忽视了先要让孩子“有不为”。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,首要捍卫的是教育底线——不让孩子成为危害社会的人!
能够捍卫这个底线的唯一有效方式是让孩子感受到爱。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父母的事,而是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的事情。因为,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环境和民族的未来。
(来源:习惯树教育网/作者:美玲)
责任编辑:若水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